从记事开始,就常往电影院跑。
那还是三十年前,上个世界八十年代的时候。虽然家离电影院得有十里路,不会骑自行车也没公共汽车,但是星期天看完了动画片,几个孩子跑着就去了。
电影院灰蒙蒙的二层楼,看着也不是多像样。门口一个广场,倒是挺有吸引力。
广场周围围着锈迹斑斑的铁栏杆,前面都是小摊贩。小孩们最迷恋的,还是卖冰糕和瓜子的那几位。冰糕都是一辆自行车后座上放个白箱子,里面是麻布面的被子包着。种类不多,最贵的是豆沙的,就是红小豆放糖做的,头上都是红豆。这样的五分,是冰棍中的极品。不仅仅是成本贵,也是人爱吃。那甜丝丝的小豆,沙沙黏黏的,吃着特有味道。其次就是桔子的,三分。当时还误以为是用桔子榨的汁,现在才知道是香精兑的。虽然吃着仅仅是一丝甜味,不如豆沙的好吃。但是夏天吃到嘴里凉丝丝的,总胜过没有。
要是真进去看电影,那有钱的人,必然要买包炒瓜子。都是摆在地上卖,用旧报纸包起来,一毛钱一包,这规格七八年都没变。接过纸包,还是热乎乎的,可见是刚炒出来的。扒开纸包,最喜欢的就是那种炒的有点糊了的。一股子烟火味,吃着却热烘烘的挺舒服。不只是小孩子愿意吃这一口,大人也喜欢。我朋友的爷爷领他去看电影,买了一包给孙子,自己尝了几粒,连声说:“好吃,跟蓝金鹿烟一个味,烘烘的。”老没料的就自己买了一包。
电影票便宜的很,刚开始两毛,后来三毛,五毛的慢慢的涨起来。就在广场东面的小窗口售票。头几年没什么好电影,都是那几部革命战争之类的,翻来覆去的放,所以也没什么人看,售票员自然也清闲的很。自从那年《少林寺》开演,忙疯了。
我们那时候也是疯了,一满家子一辆自行车驮着去看,感觉爹蹬车子的腿特别有劲,呼呼的,跑的跟风一样快。到了的时候就看见售票口前面排着几十米的长队,卖瓜子,冰糕,还有别的零食的人也多了好几倍。好在我爹托人已经买了票,直接往里进。
过了门厅,就是大厅。水泥地面,座位都是硬靠背椅。找到自己座位坐下,呆呆的看那好几个人高的屏幕。“这玩意倒底是啥做的?”左看右看,看不明白,就问爹。“布!”爹哼了一声。于是心里一惊——“还有这么大的布!”
熄灯,开演。刚才乱哄哄的说话声立刻停止了。刚开始看着有点迷糊,因为都是介绍少林寺的,跟老师上课一样,一到情节出来,立刻被吸引住了。那些演员个个都穿的花里胡哨的,以前的老实本分的革命电影里何曾见到过?看的我真是眼花缭乱。
小小年纪,自始至终也没看懂情节是啥意思,就是看着满屏幕的人打来打去。可是那打的真好看啊。比电影队里放的软绵绵的京剧武打好看多了。枪来剑往,血光漫天。尤其是那个跳跃,简直就是在飞嘛!一纵身就能上天。别说跳,和尚踢人都能踢的飞起来。一棍子敲过去也能把人敲的转着圈飞多远。当时满院里都不停的有人在喊“娘啊!”“我那娘啊!”“我的亲娘啊!”
我看的那个投入啊,眼睛一眨都没眨,到散场的时候,发现出了满满一脑袋汗。
从那以后,我就成了电影院的常客。买票看过,逃票也看过。什么《武林志》、《武当》、《神秘的大佛》,都看过。一直到电视频道多了,才去的少了。
版权声明--以上内容与本站无关,自行辨别真假,损失自负
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本站无关。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邮件 enofun@foxmail.com ,如未联系本网所有损失自负!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评论